党的政策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的政策
2022-08-27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1、党的纲领和路线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即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奋斗目标和基本政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的内容. 经济纲领: 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政策: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政治纲领: 目标: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政策: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文化纲领: 目标: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政策: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传统,汲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思想路线,又称认识路线。通常是指一个政党关于对世界认识的基本指导原则。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条思想路线大体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从实际出发,正确地认识和掌握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二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实际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三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在实践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党的政治路线,是党根据革命和建设各个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和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制定的总揽全局的基本准则。它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着历史的必然性,是制定各项具体工作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各项具体工作路线和政策受它的制约并为它服务。党的政治路线正确与否,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党所领导的事业的兴衰成败。    党的组织路线是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而规定的组织工作的根本方针和准则。党的组织路线是由党的政治路线决定的,并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是实现政治路线的组织保证。党的组织路线包括的内容很多,主要有干部政策、干部制度、组织原则、组织制度、组织纪律、党员标准、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等。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内容,是培养选拔和使用干部的思想原则和组织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组织路线就是使党的干部工作、组织工作能够保证和促进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使党的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保证党的政治路线的实现。 2、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由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决定的。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的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根本宗旨。毛泽东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必须做到:①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②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③要尽最大的努力为人民谋利益;④必须强化公仆意识。 二、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 密切联系群众是指党的一切工作中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最密切的联系,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党之所以有力量,就是因为它始终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关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求每个党员和干部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同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密切联系就是要党员干部自觉地向群众宣传解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把党的主张变成群众的行动,并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完成党的任务,严格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并接受群众的批评监督;做党组织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虚心听取并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三、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l)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是:①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②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③全石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④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于的观点;⑤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⑥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 (2)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3)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就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到:①必须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不能有任何偏离;②必须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决不能以权谋私;③必须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决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④必须在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深人实际调查研究,决不能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强迫命令。 总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我们党就能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 在党长期执政和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群关系面临着严峻考验。我们要以政权的力量推进改革,这就使得权钱交易的可能性增大;我们要实行对外开放,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就会影响和腐蚀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为;我们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而市场机制的形成和相应的法制建设都需要一个过程,这也会给种种消极腐败现象以可乘之机,存在各种大案要案易发多发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引起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对党的作风建设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由于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一些贪图暴利者为追求最大利益,往往会不择手段,不惜用重金、美色等方式拉拢腐蚀领导干部。由于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使人们的收人差距逐步拉大,容易引发一些意志薄弱者心理失衡、私欲膨胀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保持和发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防止和克服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就必须在全党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再教育,使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我们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上级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相一致的观点,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的观点。做到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任务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必须深人实际,深人群众,真正做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深怀爱民之心,悟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第一目标,时时处处重实际、办实事、说实话、求实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必须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决刹住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歪风,坚决防止损害群众利益和伤害群众感情的事情发生,坚决查处各种腐败现象,从而使党的作风有新的明显进步,使党群和干群关系有新的明显改善,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概念:“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点要求: (1)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性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3)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4)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5)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4、党的民主集中制与党的制度建设 一、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党创造性地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定正确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处理党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制度,形成了党在组织建设上的鲜明特征。党在全国执政以后,把这种制度运用于政权建设,在国家机构中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运用,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它任何政党的重要标志之一。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全党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实行这种制度,就是要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要实行民主集中制,是因为它正确反映了党内客观规律,是根本的、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率的制度。第一,这个制度是根据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的要求,规范了党内生活的基本准则,是党赖以建立和发展的根本的制度保证。第二,这个制度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运用,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党智慧,凝聚全党力量。实行多数原则,按照多数人的利益、意志和要求决定问题,因而公正合理。第三,按照这个制度决定问题,实行少数服从多数,不允许相互扯皮,议而不决,一经形成决定,就要立即执行,具有简捷、灵括、便利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更要求我们党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而决不能削弱和放弃民主集中制。这里要特别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全党全国人民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需要统筹规划、协调配套、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需要以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这一切都离不开党和国家按照民主集中制实行的正确领导。以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可以不要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的民主集中制,或者以为坚持民主集中制就是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L去,都是不对的。 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运用。党章明确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六项基本原则: (1)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2)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 (3)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4)党的卜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党的各级组织要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 (5)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6)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 三、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l)党内民主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共产党不但是为民主而奋斗的政党,而且它本身是按照民主原则组织起来的。党内充分发扬民主是共产党作为先进政党的内在本质规定性;离开了党内民主,就谈不上党的先进性。 (2)发展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活力、巩固和发展党的必要条件。党员积极性的发挥,大批能干人才的涌现,党的领导水平的提高,以及党的全部工作的活跃,都有赖于党内民主的发扬。 (3)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内民主的状况必然决定和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状况。因此,以发展党内民主来推进人民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条重要途径。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党内民主问题。这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党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前头的必然要求。 四、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人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 (l)健全党员民主权利的保障机制。要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加强党员对党内事务的了解和参与。党章规定的党员的各种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犯。 (2)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的全国代表人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党内民主的最基本的制度。要扩大在市、县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积极探索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 (3)完善党的委员会制度。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进一步发挥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 (4)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党内选举制度是党内民主的一项根本制度。要健全和完善候选人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选举的比例,以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 五、正确处理民主和集中的关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民主和集中是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的。没有民主,就没有正确的集中,没有集中,就不能形成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形成全党的统一意志。因此,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民主和集中的关系,加强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健全将民主和集中统一起来的制度和机制。 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党面临着艰巨复杂的改革和建设任务。进人新世纪,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在强调发展党内民主的同时,必须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在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党全国必须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各个地方、部门和单位绝不能各行其是。 六、加强党内监督 加强党内监督,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使我们党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党内监督的实质是党从人民利益出发,按照从严治学的要求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主要是监督党的组织和党员是否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地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是否严格地遵守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 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监督的根本目的,是要保证党的肌体的健康和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七、严肃党的纪律 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党章是党的根本法规,是党的最高纪律。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又是自觉的纪律,是两者的辩证统一。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切实严肃党的纪律。 (1)党的纪律的内容涉及党内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宣传纪律、群众纪律、保密纪律、人事纪律、外事纪律等。政治纪律就是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组织纪律主要指坚决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四个服从”,即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2)党的纪律的意义和作用:①它是执行党的路线、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②它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力武器;③它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条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特别注意防范在党员干部中发生违法违纪行为。 (3)坚持从严治党,必须严格维护党的纪律。邓小平指出:“同心同德,一心一意,没有纪律不行。我们过去革命,就是靠纪律,而且是自觉的纪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最好的风气就是这个。”党如果没有严格的纪律,就形成不了一个战斗的集体,就没有资格当先锋队。 (4)各级党组织都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每个党员都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尤其是各级领导于部要带头执行、模范遵守党的纪律。必须坚持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谁也不能违反党的纪律,不管谁违反,都要受到纪律处分,也不许任何人干扰党纪的执行,不许任何违反党纪的人逍遥于纪律制裁之外。 5、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十六大关于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的要求,是着眼于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整体要求提出来的。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庄严使命,关键在于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 一、干部在党的事业中的作用 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 党的干部是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执行党的路线的组织保证,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如果没有干部,就不能制定有科学根据的路线和政策。政治路线确立了,要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由什么样的人来执行,是由赞成党的政治路线的人,还是由不赞成的人,或者是由持中间态度的人来执行,结果不一样。党的干部是完成党的各项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伟大而艰巨的事业,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需要有大批领导骨于和专门人才去带领群众为之奋斗。党对群众的领导和联系,是通过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干部来实现的。党依靠干部向群众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依靠干部去组织和动员最广大人民群众,并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带领群众前进。 同时,共产党的干部不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资历深浅,都是人民的勤务员,要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替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在执政条件下,党和国家的工作人员如何始终如一地坚持为人民服务,防止由人民的公仆变成社会的主人,这是一个严峻考验,是执政党建设面临的新课题。 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队伍是伴随着党的产生而产生、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中国共产党实现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党的干部队伍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实现党的任务的组织保证;②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实现党的总任务的需要;③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二、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 1.德才兼备原则 德才兼备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选拔干部的原则。所谓德,是指政治立场、世界观、人生观、道德品质和思想作风等;所谓才,是指业务水平、是指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领导才能等。德是第一位的,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它关系到干部的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的问题。但德不能替代才,没有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样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德和才两者必须兼备,不可偏废。干部的德和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它们的具体内容也不完全相同。 2.干部队伍“四化”方针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适应新时期党的任务需要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是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方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党的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 革命化,最主要的就是忠于马克思主义的坚定立场,勤于学习、努力实践、真正坚信马克思主义,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年轻化,是对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的基本要求。它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正常的干部新老交替,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千部,使党和国家的领导层保持活力。 知识化和专业化,就是要提高干部队伍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水平。 干部队伍“四化”是辩证统一的,缺一不可,但是必须把革命化放在首位。要实现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就应该: (l)破除陈腐观念,人力培养选拔优秀的年轻干部。 (2)继续搞好新老十部交替,提高领导班子整体素质与效能。 (3)注重政绩,坚持人民群众公认。切实把坚持改革开放,有政绩的干部选仁来。 (4)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改进干部选任制度,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 三、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十六大党章和干部任用条例规定了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l)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水平,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 (2)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立志改革开放,献身现代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创业,做出实绩。 (3)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调查研究,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 (4)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有实践经验,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5)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地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自警、自励,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 (6)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风,有全局观念,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对党的高级干部特别是省部级以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还有更高的要求,即这些千部不仅要努力成为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的内行,而且首先要努力成为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四、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原则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二条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下列原则: (l)党管干部原则。 (2)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3)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 (4)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5)民主集中制原则。 (6)依法办事原则。 6、党的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 一、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党风,即党的作风,是指全党包括党的各级组织和每个党员在政治、思想、工作、生活等各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它体现着党的性质、宗旨和党员的党性,体现着党和党员的精神风貌,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外在表现。党风的实质是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1)党风关系到能否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党风作为外在的形象直接反映了党的性质,同时又反过来影响党的性质。在执政的条件下,由于党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处于领导地位,掌握着极大的权力,如果不能自觉抵制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党的性质就可能发生变化。在影响党的性质的诸多因素中,党的作风好坏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党内不正之风泛滥,腐败现象严重,党就有可能蜕化变质,党所建立和领导的国家政权的性质也会随之改变。 (2)党风关系到党的领导能否实现。党的领导不是靠权力、地位、行政命令,而是要依靠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来引导群众,依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工作来团结群众,依靠好的党风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影响群众。如果没有好的党风,就无法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政治工作就没有效力,党就没有凝聚力、号召力,党的领导就无法实现。 (3)党风关系到人心的向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人心向背决定着党的命运。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这是已被古今中外历史反复证明了的真理。民心所向是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而决定民心所向的重要因素是党风。这是因为,党风是人民群众认识党的最直接、最简便的途径。从一般认识规律来说,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人民群众对党的认识也是首先从直接观察中获得一个基本印象,然后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对党的总的看法。党风好,就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党风不好,人民群众就会与党离心离德。 二、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能够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就是因为始终保持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优良的作风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党执政以后,能不能巩固执政地位,完成党的历史使命,同样要靠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就是说,党不论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哪一个历史阶段,都要既有真理的力量,又要具有人格的力量。真理的力量是靠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正确,人格的力量则要靠它的作风的端正。人民群众往往是根据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判断党是否代表自己的利益。党风好,人民群众就高兴,就能赢得民心,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党风不好,人民群众就不满意,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所以,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党执政的基本条件。 三、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培养形成的崇高品质、道德情操、精神风貌,以及建党、治党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这既是党的思想路线,又是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就是要求党的组织和党员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尊重客观规律,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党的唯物史观和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就是要求党的组织和党员必须与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一刻也不脱离群众,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扬民主,保护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始终代表最广人人民的根本利益,多为群众办实事。 批评与白我批评的作风,是无产阶级政党有生命力的表现,也是无产阶级政党解决自身矛盾和问题的有力武器。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就是要求在党内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不断克服党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并且鼓励人民群众对党、党的组织和党员进行批评,使党处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中国共产党特有的优良传统作风是党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党靠这种作风发展了自己,团结了人民,克服了无数的困难,战胜了强大的敌人,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三大作风为主要内容的优良传统作风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是应该世世代代传下去的,过去赢得革命战争靠它,今天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搞改革开放也离不开它。要充分认识对党员进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的重大现实意义,这既是建设“新的伟人工程”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同时,还要赋予党的优良传统以新的时代内涵,随着时代和形势的变化不断注人新的活力,提出新的要求,努力探索在新形势下进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的新思路、新办法。 四、党的作风建设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住重点,集中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主要任务是: (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 (3)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4)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 (5)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 (6)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 (7)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 (8)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五、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从1998年11月开始,全党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集中时间,分期分批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 (1)讲学习。讲学习是基础。党内要真正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最根本的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讲政治。讲政治是核心,对共产党人来说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我们讲的政治,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是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利益的政治。这里讲的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 (3)讲正气。讲正气是中华民族也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和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与革命气节。这历来是我们党团结奋斗、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六、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十六大报告在总结以往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适时提出了反腐败斗争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逐步加大治本力度的指导原则,并且提出了“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的20字要求,强调把反腐败寓于各项政策和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这是非常正确的。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开展反腐败斗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反腐败斗争,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大间题,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要充分认识这个斗争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把反腐败斗争摆在党风建设的突出位置。腐败现象是侵人党和国家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就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 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从本质上说它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党内产生腐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剥削阶级腐朽思想对党的侵蚀。其次,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由于制度和机制不健全,工作中存在某些漏洞和薄弱环节,也会给腐败现象滋生以可乘之机。再次,放松党的建设,削弱思想政治工作,是腐败现象能够泛滥的重要原因。 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党必须十分注重防范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维护党的队伍的纯洁。各级党委既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又要充分认识其长期性,坚定信心,扎实工作,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把反腐败斗争深入进行下去。 要进一步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大案要案、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三项工作。这三项工作格局涵盖了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主要内容,易于操作,便于检查。加强反腐败三项工作,必须在内容和方式上进行充实和完善;推动反腐败工作整体协调发展。 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继续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加强从政道德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同时要积极宣传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模范事迹,进行示范教育;深刻剖析典型腐败案件,进行警示教育。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从我们党的党情和我国的国情出发,从改革体制机制人手,逐步建立起一套能够充分反映广大党员意志和利益的民主制度体系。要加强反腐倡廉的法制建设,既要制定、调整和充实反腐倡廉方面的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又要建立健全正确执行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具体程序和有效机制,使权力沿着制度化、法制化轨道运行。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把党内监督与法律监督、行政监督、民主党派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监督的整体合力。要创新体制,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制度的改革。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消除经济转轨时期利用行政权力寻租的条件。大力推行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解决资金管理特别是预算外资金管理中存在的弊端以及部门之间存在的分配不公、互相攀比等一系列容易滋生腐败的问题。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制度,坚决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积极拓宽从体制机制制度上遏制腐败的领域,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信用制度,积极推进垄断行业的改革,解决各种腐败问题。 要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落实觉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统一领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对反腐败斗争的领导、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形成中国国情,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要进一步加强纪检、司法、审计、监察之间的协作,形成反腐败职能部门之间的有效的工作协作形式,完善和规范组织协调工作,既相互协作,又各自行使职权,更好地形成查办和突破大案要案的整体合力。同时还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应负的责任进行检查,有效地解决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的“一手硬、一手软”问题。 在反腐败问题上,领导于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始终做到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自觉地与各种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坚决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态度坚决,措施有力,继续保持查办案件的强劲势头,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彻底查处,严惩不贷,绝不能让他们藏身党内、逍遥法外,以实实在在的反腐败成果取信于人民。
2022-08-27
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基层民主制度主要是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及其运作方式,是人民行使民主权利、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一种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的重大任务。我们一定要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第一,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包括城市居民委员会制度和农村村民自治委员会制度。在城市,要完善居民委员会协调会制度、听证会制度、评议会制度、居民来访制度、居委会工作报告制度等,进一步发挥城市居民在社区治理、公共事务和公益性事业中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农村,要进一步完善村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方式方法,提高农村公共事务、公益性事业的自我管理水平和调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治安的自觉性。要扩大有序参与,更多地吸收城乡居民参与基层事务的管理,就涉及基层群众利益的事务广泛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要推进信息公开,把城乡社区管理涉及的事务尽可能地向居民公开,让每一位居民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要加强议事协商,凡涉及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性事业,都要开展议事协商,尽可能地达成一致性意见,妥善处理好各种不同意见和利益关系,维护社区和谐稳定。要加强权力监督,对城乡社区中担负管理职责的机构和人员加强监督,调动居民参与监督的积极性,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第二,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主要是为了强化职工在本单位经营管理和各项事务中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审议企事业单位的重大决策,管理企事业单位内部事务,监督行政领导行使管理职权,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确保企事业单位各项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三,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基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团体以及各类社会组织是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依托。要加强对基层各类组织的领导,积极培育各种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共利益、基层民主和社会自治功能的社会组织,推动基层各类组织广泛发扬民主,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提高工作透明度,引导和规范基层各类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在维护群众利益、反映基层群众诉求、管理基层事务、扩大群众参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基层各类组织的自治功能,拓宽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渠道,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的有机结合。
2022-08-27
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结合本工委的工作实践,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要体现在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日常工作中 城区一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人大会议闭会期间的工作主要是通过执法检查、专题调研、代表视察等方式行使权力。这就需要确定执法检查、专题调研课题时,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人大监督,助推政府解决群众关心的社会发展和管理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近年来,本工委先后开展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题询问,以及农村学前教育、旅游发展及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区)、民族文化发展和传承等专题调研,把城区党委部署的重点工作,与群众关心的身边事紧密联系起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题询问前的调研过程中,我们以发放征询意见表的形式,向各乡镇、村(社区)征求工作意见和建议,不少的村人大代表小组集中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为专题询问会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二、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要体现在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中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密切联系群众,这是对人大代表的要求,也是人大代表的职责所在。人大代表履职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为民代言”,提出议案以及建议、批评和意见,所提的议案建议必须要接地气,说人民群众听得懂的话。这就要求人大代表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真正做到意见建议来自群众,反映群众呼声。当前,各地都建立了不少的人大代表之家,搭建起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平台。人大代表之家在日常工作中,将本职工作与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见结合起来。如我们在开展农村学前教育情况调研时,专门安排了各村人大代表之家对本村的幼儿园开展实地调研,为本村的学前教育把脉问诊。各镇人大将村人大代表之家收集的意见建设汇总到城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拓宽了听取群众意见的渠道,真正了解到群众对学前教育的迫切要求,为听取和审议城区政府的专题工作报告做好充分的准备。
  • 返回首页|
  • 关于协会|
  • 入会指南|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合作单位|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诉
  • 管理员
  • 版权所有:湖南省信用管理协会                          备案号:湘ICP备2022015697号-1
    地址:长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文轩路27号麓谷企业广场F1栋203A 电话:0731-88857408
    管理部门: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质企业信用评价有限公司
    官方公众号
    官方小程序